2010/04/10 | 来源:法制晚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佛家偈语,作者是唐代有名的高僧慧能。相传,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老年时,想要挑选一名徒弟继承他的衣钵。他要求众徒弟每人作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他的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看了不以为意,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这首偈子被厨房里的一个不识字的火头僧听到了,他也做了一首偈子,央求别人写在神秀的偈子旁边。他所作的,就是这首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弘忍大师看到,知道火头僧领悟到了真谛,便将衣钵传给了他。这个火头僧,就是禅宗第六祖慧能大师。
神秀所做的偈子以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并不被弘忍认可。而从慧能所作偈子就可以看出,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对世界持一种出世的态度,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一直以来,红木家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被很多人称为“文人家具”、“诗意家具”。其实,还有一类特别的红木家具,它的背后,蕴藏着无限禅机。这类特别的家具,就是光身家具。
光身家具不打蜡、不上漆,保持木材本身的光素之美。比起那些打蜡、上漆以后的家具,更充满一种别样的自然清新味道,也正合“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禅意。走近细观,榫卯严丝合缝,家具表面细腻滑润,闭目一嗅,淡淡的木香钻入鼻腔。人的心中,怎不生出许许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