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7 | 来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 中国古典家具网(www .328 f.com)
是一个专业的古典家具商务信息平台 , 致力于建立一个中国古典家具供应商与采购商信息交换交流与信息共享利用的互动平台
。 她以享有驰名美誉的中国古典家具生产基地 ― ― 广东省为依托,
, 面向全国 , 汇集了各地古典家具生产厂家及古典家具品牌的资料(北京古典家具 、 上海古典家具
、 福建仙游古典家具 , 浙江东阳古典家具 、 江苏古典家具 、 河北古典家具 、 广东台山古典家具
、 广东新会古典家具 、 中山三乡古典家具 、 中山大涌红木家具 、 中山隆都红木家具)
, 庞大的企业 、 产品 、 商机数据库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和采购商活跃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寻找商机,
寻找合作伙伴,
开展商务合作 。 目前 , 中国古典家具网现已成为中国古典家具行业中全国最专业的大型古典家具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
纯手工雕刻———几乎是红木家具身上闪闪发亮的一张名片,承载着我国明清时期精湛的家具制作工艺,向来都是体现红木家具文化价值之所在。
但眼下,采用机器雕刻的红木厂家越来越多,甚至有红木家具厂老板直截了当地说,“很多红木厂家都以纯手工制作为荣,只能说明他们的无奈、无知,纯手工为什么一定要用铁器时代的工具?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
而另一位坚持纯手工雕刻的老板说,“手工和机器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工雕刻的红木家具带着工匠的情感,是有灵魂的,具备不可复制性、唯一性,才称得上艺术品,而机器雕出来的家具,只能称之为商品”。
那么,机器雕刻会取代手工雕刻吗?
市场综述
要机器的精密,还是要手工的感情
记者近日在吉盛伟邦采访时发现,来自福建的连天红不仅打出“红木家具按公斤销售”的牌子,而且在其企业内刊中,详细地阐述了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聘请十位专业技术人员,把所有的雕刻艺术图进行数字化转化为数控机床软件……需要时用数控机床自动制成毛坯,然后由雕刻师对人物的表情、花鸟的生机、山水的灵魂等进行精雕细刻,再由磨工技师们精磨成品。”其老板兼顾问李机能表示,“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和雕刻机制作毛坯,其后工序又回到手工的精雕细刻。”显然,连天红还是希望机器雕刻不要丢掉手工的情感,因此只在制作毛坯环节运用。
据知情人透露,福建莆田仙游一带的红木厂家是最早引进机器雕刻的,大约在两三年前就开始了,别说普通消费者,就是内行也很难分辨出手雕和机雕的差别,而且机器使人力成本大大降低,两个工匠半年才能雕完的一件家具,采用机器雕刻可能只需1个星期就能完成,因此,这大大“诱发”了广东省红木厂家的兴趣,据另一知情人透露,“眼下广东60%以上的厂家都采用了机器雕刻”。
据该知情人分析,“当然,上马机雕生产线成本较高,也就是说要批量生产才划算,只有工厂有大量的原材料和订单,工厂才会采用机雕”。
一位红木老板坚持认为“跟老火靓汤一样,用高压锅快速压出来的汤,味道、营养跟3-5个小时慢慢煲出来的就是不同,工业化大批量出来的东西怎能称得上艺术品?我觉得那只能叫商品,我会坚持手工化制作。”
御工坊是多年来坚持纯手工雕刻的红木厂家,其总经理高健萍跟记者说,“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来看,我不赞成机雕,因为机器没有人的灵魂和情感;但从眼下红木行业雕刻工匠的匮乏与后继无人来看,机雕在未来终将取代手工雕刻,那时候,一两件纯手工的家具就将成为真正的奢侈品。”
行家
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德祥
制作一件古典艺术家具要从“型”、“艺”、“材”、“韵”4方面综合入手,“型”“艺”在“材”之前,所以培养一批拥有鉴赏能力的高级设计师和精湛手工艺的“匠人”是企业必须做的事情。
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总工程师田燕波
古典家具制作工艺是靠“老手艺人手把手教徒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谁拥有市场上手艺精湛的“匠人”,谁就真正能占据古典红木家具市场龙头的地位。
著名作家、明清古典家具爱好者海岩
为了肯定“匠人”的价值,让更多年轻人安心于工艺制作(让木雕工匠后继有人),应该为“匠人”树碑立传,像米开朗基罗作为匠人一样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