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4 | 来源:《品牌红木》杂志
[摘要]在将欧式设计做得风生水起之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尚极少有人涉足的中式设计。之所以这样做,源于十多年前的一次米兰展上,一款中式元素与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家具令他瞬间“怦然心动”。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杰申设计创始人、共和风格主倡主推者潘再生
与中式文化:一次华丽的邂逅
在将欧式设计做得风生水起之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尚极少有人涉足的中式设计。之所以这样做,源于十多年前的一次米兰展上,一款中式元素与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家具令他瞬间“怦然心动”。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把充满现代感、时尚感的椅子,居然能将中式设计元素与潮流元素用得那么巧妙!他顿时觉得,原来中式设计也可以这么美不胜收。在他感叹的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外国人可以将中式元素运用到那么淋漓尽致,而中国却很少有这样的设计。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而国人却一心地沉醉于西方文化无法自拔,这种文化的缺失,将会使每个中国人,甚至是一个民族失去自身的灵魂。
因为这段缘分,使他决定重新赋予家具以文化的力量,唤醒国民对中华文化的重视,重新恢复国民的信仰。新中式的萌芽,在欧式家具盛行的时代,必定会收到极大的阻力。而他成功了,他用他的中式设计观和时间来证明,中式家具,不是古老陈旧,也不是老套迂腐,而是可以将现代潮流与古老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从而开创中式设计新纪元。
他的成功,也正是源于心中那份对设计的责任感,对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他就是杰申设计创始人潘再生。如今的他,已是久负盛名的新中式设计战略家,新中式家具领域殿堂级人物。十年磨一剑,终成凛凛锋,数十年来坚持不懈致力于中式设计的创新。
如今,在业界有着良好声誉的杰申设计,仍一如既往地耕耘着自己的“中式设计”事业,继续履行着自己心中对设计的那份承诺。
与杰申设计:梦想是可以成真的
2005年,是中国家具行业突破低端低能向自主研发集约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家具行业知识产权自觉保护觉醒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杰申设计开始了自己的寻梦之旅。杰申,从那时候开始,汇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他们年轻,但是他们不轻狂。他们深受外来摩登文化的渲染,但是他们始终念念不忘孕育了无数代人的中华文明。因为深厚,所以沉重。而因为沉重,所以才要以最轻松的方式呈现,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塑造成优秀的、可触碰到的新中式家具。当一件件产品从质疑声中走出时,许多人都自愿地变成“自来水军”,从支持新中式设计到加入这个队伍中来。“用文化做设计,让产品有灵魂。”倾注了70多位杰申人的梦想。
皇林苑“百年玺阅”、珊嘉“京梨”、福王“观祉”、中信“长信世家”、紫翔龙“苏荷春晓”、忆古轩“西厢房”、华唐“富贵江南”、陈仕“鲁颂”、豪族“花梨概念”、鲁艺“品贤”等十数个品牌的成功,证明了梦想并非只是梦想,而是可以触碰到的远方。
与新中式:一场不忘初心的坚持
杰申设计成立十年来,始终坚持“用文化做设计”。因为有了文化,红木不再只是家具,而是具备了思想与个性的品牌。新中式,作为“灵魂家具”,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宠,也奠基了共和风格。
新中式家具,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以加法的方式,添加中国文化设计元素,设计出既有中国文化韵味、又具现代时尚感,甚至是具有后现代风格的新中式家具。
以传承文化作为基础,在古典家具造型上做创新。传统的中式风格雕花更多是为了体现其寓意。而新中式设计则是为了装饰效果,丰富设计本身;在设计手法上,新中式家具设计通常使用加法,在中式风格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现代的设计风格,如东南亚、欧式、美式、后现代等,以此达到想要的设计效果;工艺方面保留部分的榫卯结构,其他使用五金件代替,且使用各种新型材料,使新中式家具更多元化。
家具作为生活必需品,也需要跟进潮流与生活需求的改变。在舒适度上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标准,同时添加坐垫靠包等增加舒适度,也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这个混搭的时代,不断变换的家具可以使生活更为多姿多彩。强大的使用功能和混搭组合功能更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所以新中式,不是传统上的复古明清,更不是传统元素的堆积,而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衍生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风格。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让传统在现代得以更好地体现。
一次米兰展的邂逅,铸就了潘再生与新中式的不解之缘。因为那一次无法撼动的决心,新中式在这场坚持中越发精彩。而中华文化,也在这段“旷世之恋”中,再次走入人们心中。(来源:第三十二期《品牌红木》杂志 杰申设计∕供稿)